当前位置: 首页 > 财经

老板也下岗:前10月美国近1800多名CEO下岗 创历史纪录

本报记者 吴清 北京报道

美国芯片巨头英特尔和汽车巨头Stellantis的首席执行官(CEO)纷纷宣布离职,引发各界广泛关注的同时,也让人感慨,各行各业的裁员浪潮已上“卷”至“老板”阶层。

当地时间12月2日,英特尔宣布,CEO Pat Gelsinger于12月1日退休,并辞去公司董事会职务。就在同一天,由意大利、美国、法国合资创建的全球第四大汽车制造商Stellantis集团宣布,公司CEO Carlos Tavares即日辞职。

《中国经营报》记者注意到,虽然在公告中,对两位退休的CEO,公司方面都表示了肯定和感谢,但据知情人士透露,由于业绩和表现未达预期,他们是被董事会“赶下台”的。

值得关注的是,全球再就业机构Challenger,Gray & Christmas的最新数据显示,截至今年10月,美国已有1800多名CEO宣布离职,这是该公司自2002年开始追踪CEO变动以来,观察到的最高年度数据。

美国马里兰大学金融学教授David Kass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美国企业的董事会正变得更加独立,让CEO们对企业表现不佳负责——无论是在利润还是股价方面。由于这些业绩压力,美国企业的CEO们的平均预期任期正在缩短。

罪魁:业绩和表现未达预期

对于Pat Gelsinger的退休,英特尔董事会方面表达了感激之情,“公司还有许多工作要完成,我们要致力于恢复投资者的信心。作为董事会,我们首要明确的是,我们必须将产品团队置于我们所做工作的中心。随着新的人事任命,我们确保产品团队将获得满足客户需求所需的资源。最终,回归工艺领先地位是产品领先地位的核心,我们将继续专注于这一使命,同时提高效率和盈利能力。”

虽然,Pat Gelsinger突然退休的消息令市场和公众感到意外,但投资者似乎将其解读为利好信号,英特尔股价12月2日一度上涨近6%。

据上述知情人士透露,在近期的董事会会议上,Pat Gelsinger和董事会的冲突达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,英特尔董事会认为,Pat Gelsinger未能有效带领公司追赶英伟达,并对他的复苏计划缺乏信心。据悉,Frank Yeary是Pat Gelsinger下台的关键推动者。作为英特尔任期最长的董事会成员,Frank Yeary现在需要主持又一次公司CEO的甄选。

公开资料显示,现年63岁的Pat Gelsinger在英特尔工作了33年。其在1979年以品质保障工程师的身份加入英特尔,随后一路晋升,1993年成为公司历史上最年轻的副总裁,2001年被任命为英特尔第一任首席技术官。2009年,他离开英特尔,前往EMC和VMware任职。

2021年,在英特尔面临竞争压力之际,Pat Gelsinger重新回归英特尔并担任CEO。彼时其启动了一项雄心勃勃的五年转型计划,决定在美国及海外建设大规模的芯片工厂,试图追赶台积电和三星等芯片巨头。

不过,Pat Gelsinger在任期内遭遇了诸多挫折,难以短期内兑现自己的承诺。近几年,英特尔不仅在数据中心芯片市场不敌竞争对手AMD,更是遭遇了人工智能领域被英伟达拉得更远。

近期,英特尔的业绩受到外界质疑。2024年第三季度,公司营收133亿美元,同比下降6%,净亏损高达166亿美元,同比由盈转亏。财报公布一天后,道琼斯指数就将英特尔从成分股中剔除,而换成英伟达。

同时,在英伟达市值一度突破3.6万亿美元,成为全球市值第一公司的情况下,英特尔的市值却已不到2021年的一半,今年早些时候甚至一度跌破1000亿美元,创下公司近10年来市值的新低。

“无疑,业绩及表现未达预期,是其退休的根本原因。”一位不愿具名的科技行业分析师对记者表示,而业绩和股价则是最直观的表现和诱导因素。

无独有偶,Stellantis CEO的离职也直指公司业绩表现未达预期。

Stellantis集团旗下拥有菲亚特、标致雪铁龙、玛莎拉蒂、克莱斯勒、吉普等14个汽车品牌,按销量统计是全球第四大汽车制造商。

作为以北美市场为主要收益来源的车企,该集团今年上半年北美地区汽车销量下滑18%。集团9月下调年度利润预估,认为其第三季度北美地区销量下滑20%。另外,该集团多款新车型延迟发布。

市场分析机构推断,Carlos Tavares突然辞职表明他与董事会分歧严重,有关各方宁愿短期内在首席执行官缺位情况下运营。

CEO“下岗潮”背后

实际上,英特尔和Stellantis集团CEO的同日下岗,只是近年来美国乃至全球CEO“下岗潮”的一个缩影。

据全球再就业机构Challenger,Gray & Christmas的最新数据,截至今年10月,美国已有1800多名CEO宣布离职,创历史新高。而且与去年同期的1500多人相比,今年前10个月的离职人数增加了19%。

记者注意到,今年以来包括波音、推特(现改名X)、WeWork、星巴克等美国知名巨头宣布或者完成了CEO变更。

卡斯表示,随着美股的基准回报率远高于长期平均水平,一些“大赢家”比如所谓的“美股七巨头”与其他公司间的差距被逐渐拉大,这迫使那些业绩或股价表现不佳公司的董事会向CEO们施压,要求他们拿出更强劲的业绩。

过去两年美股经历了大幅上涨:标普指数2023年上涨了约20%,2024年至今又上涨了超过20%。而这给众多美国公司带来了挑战。

同样追踪CEO变动的咨询公司Russell Reynolds表示,CEO的离职率升高,表明人们的风险偏好持续增强,“人们希望领导者能够应对日益复杂的宏观商业环境,包括技术转型、可持续性、地缘政治危机和社会问题”。

咨询公司Hightower Advisors首席市场策略师Michael Farr则表示,如果一家公司的船在下沉,而其他大多数公司却在享受涨潮带来的上升,那么这家公司的CEO或董事会就必须采取纠正措施。

“如果CEO没有明确和有效的计划……为了扭转局面,董事会就会找一个有计划并有能力执行计划的人。CEO是否真的有错并不重要。总要有人承担责任,也总要有人事变更。这不总是公平的。” Michael Farr表示。

不过上述科技行业分析师也表示,CEO离职潮是全球经济下行背景下,行业竞争激烈和企业经营压力加大的外化表现,一定程度也是市场和公司机制运行成熟的表现,美国企业治理在全球领先也在不断进化。由于高层变动带来的市场短期震荡并不会影响公司长期稳健发展,关键是要找到合适的继任者,扭转业绩的颓势并重新走上增长的道路。

(编辑:张靖超 审核:李正豪 校对:翟军)
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厦门热线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
转发到:
拓展阅读
  • 随着2024年年报的披露,A股上市公司掀起分红潮。媒体数据显示,截至3月20日,A股市场已有146家上市公司宣布年度分红方案,派息总额合计1143.91亿元。从每股派息(税前)金额来看,宁德时代最高,为4.553元/股;爱美客、同花顺紧随其[全文]
    2025-03-22 04:07
  • 2025年3月20日,全球领先的开放式耳机品牌,Shokz韶音携旗下明星产品再度亮相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(简称AWE2025),不仅在现场打造了声学互动空间,提供给参观人员沉浸式的开放聆听体验,一时间成为展会焦点,还发布了以耳夹式新形态[全文]
    2025-03-21 03:48
  • 2024年,中国家居行业面临消费需求疲软与竞争加剧的双重压力。欧派家居以“服务升级元年”为战略导向,将服务口碑视为穿越周期的重要引擎,不仅成功构建了“产品力-服务力-口碑力”的正向循环,更同步用“机制驱动和数字化支撑”解码了中国家居行业服务[全文]
    2025-03-20 03:30
  • 北京3月12日讯 蜂助手(301382.SZ)今日股价收报58.34元,跌幅7.85%。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曹佩、王景宜3月10日发布研报《蜂助手(301382):数字虚拟商品综合服务商 发力云终端打造第二成长曲线》称,维持蜂助手“[全文]
    2025-03-20 03:21
  • 北京3月18日讯 本川智能(300964.SZ)昨晚发布关于控股股东、实际控制人减持股份的预披露公告。公司于近日收到控股股东、实际控制人、董事长董晓俊出具的《关于股份减持计划的告知函》。直接持有本川智能18,802,000股股份(占公司当前[全文]
    2025-03-20 03:07
  • 丰田汽车公司周三表示,11月全球产量连续第10个月下降,不过由于美国和中国的需求强劲,其全球销量连续第二个月增长。这家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11月份在全球生产了869230辆汽车,较去年同期下降6.2%,降幅大于10月份的0.8%。丰田在美国[全文]
    2024-12-26 02:45
阿里云服务器
腾讯云秒杀
Copyright 2003-2025 by 厦门热线 xm.hzzixun.cn All Right Reserved.   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