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央广网北京1月23日消息(记者 朱冠安)混乱无序、杂草丛生、多处违建、充满隐患……这些都是曾经用来形容民康胡同7号院的词语。这座有着百余年历史的小院饱经岁月风霜,北侧房屋多年来未进行过修缮,逐渐成为危房。近日,北京市西城区金融街街道民康社区“最美院落”的整体改造提升工作完成,民康胡同7号院换了模样。
民康胡同7号院改造前(央广网发 金融街街道供图)
民康胡同7号院改造后(央广网记者 朱冠安 摄)
“住进改造后的小院,感觉生活品质提升了很多。”民康胡同7号院居民向记者表示,“以前这里又脏又乱,现在这里成为充满文艺气息的高品质生活空间。”
记者了解到,北京市西城区金融街街道贯彻落实“双提升”工程、“红墙先锋”工程,着力改善人居环境、完善城市功能,全面实施地区“一社区一最美”行动,努力打造“最美院落”“最美楼门”“最美街巷”。民康胡同7号院正是金融街街道重点打造的“最美院落”,这座建成百余年的小院坐落于阜成门内路南,与路北的白塔寺遥相呼应。
民康胡同7号院改造后(央广网记者 朱冠安 摄)
2023年3月,民康胡同7号院“一社区一最美”小院改造工作启动,民康社区成立“最美小院改造专项组”,入户调查、走访居民意愿、与业主沟通、设计方案、监督施工……民康社区以高品质人居环境标准全程参与民康胡同7号院改造工作,最终民康胡同7号院改造成为整齐方正、南北两侧房屋通透的“最美院落”。
民康社区书记冯代莲介绍文明小院公约(央广网记者 朱冠安 摄)
“这里不仅居住环境改善了,未来还可以承担培训、议事等功能,还可以举办一些活动。在提升改造的过程中,我们与居民也培养了深厚的感情。”民康社区书记冯代莲向记者介绍,民康胡同7号院产权结构复杂、拆除违建难度大,在社区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下,居民感受到房屋改造后的实用性和院落环境的提升,房屋改造的动力、决心逐渐增强,多方共同努力实现了民康胡同7号院的“重生”。
金融街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,未来,金融街街道将创建10余个楼门院治理示范点、锻造一支高素质的百人治理队伍、引领千余个家庭积极践行文明新风,蹚出一条符合各社区实际的现代化治理之路,以更高水平规划引领“一社区一最美”行动计划实施,实现金融街街区的“美”更有内核、更可持续。
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“央广网”客户端。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24小时报料热线400-800-0088;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“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”线上投诉。版权声明: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。转载请联系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。